- Details
-
2017-09-12
细心的人会发现,2017年暑假后半段,整个学校都深入休整期的8月11日到8月底,在设计院一楼108教室,每天都灯火通明欢声笑语,每天都有忙碌的身影来来往往出出进进。那间教室是我们“为老设计“暑期设计营的临时工作室,也是我们20人相互学习相互碰撞成长蜕变的见证。
首先,我们整个设计营的安排是这样的::
Day 1 : 整体说明+动员会
Day 2-4 : 前期调研
Day 5 : 实地摸底调研
Day 6 : 调研分析+寻找问题
Day 7 : 深入调研(全天)
Day 8-10 : 调研分析+寻找问题
Day 11-13: 调研总结+头脑风暴
Day 14-15: 概念发散 25-26
Day 16-17: 概念深入
Day 18-20: 设计输出
所以,整个设计营其实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 前期调研阶段
大概有一周的时间,我们一直在”调(fa)研(xian)””调(guan)研(cha)” ”调(ti)研(yan)”




在这一阶段,我们不仅学到了前期调研的方法,整理调研资料的方式,寻找最直接有效的设计资料的手段,更明确了“Learning by doing“的设计营核心理念:学中做,做中学!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实操中提高,在实践中进步!
在综合养老机构康乃馨的实地考察以及对于老人和护理员的贴身全天候陪同观察中,我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老年人的需求,护理院的情况,也深切地体会到护理工作的不易与辛苦。从中发现了很多的以前从不曾知晓和关注的问题。
| 中期调研分析及概念成形阶段
接下来的一周,我们不断地“讨(fen)论(xiang)“”讨(fen)论(xi)“”讨(zong)论(jie)







通过实地考察调研,访谈利益相关人,我们分享\交流\分析了在养老院的老人们以及护理员们面临的问题。同时,也通过制作Concept Board, Trend Board, Technical Board等方法,进一步拓宽设计思路,多方位辅助概念的形成。
| 设计产出阶段
最后,我们不知疲倦地“制(hua)作(tu)““制(jian)作(mo)““制(xuan)作(ran)“


在大致确定设计方向后,我们又有针对性地画图,为解决问题寻找简洁直观的最优解。在无数次的“自否“与”被否“中,我们各个小组都确定了最终的方案,配合以合理的流程以及系统设计,不断完善产品、故事版、服务流程、以及版面设计。
由于所有设计作品都已提交参赛,恕小编无法在此为大家一一展示我们辛勤劳作的成果。不过,可以说我们每个小组的作品都别具一格,各有特点。大家都收获满满成就感爆棚呢!
最后,睇一哈设计营的俊男美女们吧!
(居然大合照都没留下一张…只能说明我们真的全情投入认真学习去了--!)


经历了这样高浓度高密度高强度的20天,大家都有什么收获呢?
小编随机采访了两位同学,下面是她们的心声:
“还好宝宝当机立断地就选择回来参加工作坊,真的太棒了~子豪老师会整个过程地带,学到了很多很多,同学个个都比我强很多很多,学习终于有动力了~超级感谢刘梦非老师给我们这次机会~这些天我感觉像是我人生里最开心的日子之一了~每天可以互相调侃,也学了很多,还有我们组各位小天使对我弱渣能力的无尽包容,还有所有工作坊里的朋友,真的很开心~如果工作也能是这个样子就好了~“
-余贵明同学
“喜欢上一个人,喜欢上一件事,喜欢上阳光明媚的夏日里工作室堆满咖啡包的桌子旁你专注的神色,喜欢上幽幽夜色里工作室不停歇的歌声,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坊,是我们从各地跑来夜夜奋战的理由。20天,可以去肆意游玩一番,可以安排充实的学习生活,而我们都选择来到这里,无论是实地调研的奔波,还是电脑前一版又一版的更改重做,睡眼惺忪的我们,堆满画稿的长桌,空气中疲惫的气息里仍有大家坚定的努力。收获,感恩,也感谢彼此的陪伴。愿曾经一起走过20天的我们越来越好。”
-刘馨茗同学
还有工作坊两位老师的感言
‘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都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做好这个工作坊。时间虽然短,但有着清晰的设计思路,大家朝着一个方向努力,再难的问题也都会迎刃而解。感谢梦非老师创造的良好条件,让同学们拥有完整的调研资源、良好的创作环境,再加上大家的绝对热情和想对科学的设计方法,融洽的氛围下每个人都为着项目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希望大家通过这个工作坊能感受到设计的魅力,感受最后成果喜悦的同时也感谢自己的努力付出!’
-王子豪
“从8月8日见到王子豪,8月9日开始策划设计营,8月10日发布设计营信息,8月11日设计营正式启动,然后,12日,13日……直到“首届湖南省老年服务产品设计大赛”投稿截止日的8月31日。这次设计营来得突然,却“旷日持久”。设计营的契机虽说是参加竞赛,可是内容早就在参与者们的全情投入下悄悄升华。在子豪老师的带领下,大家从桌面调研、实地考察、深入观察、头脑风暴、概念成形、三维设计、版面制作的设计全流程系统深入学习并实践。不断地有人来,却始终没有人离开。没有想到这场略显“突如其来”的活动,在同学们自主自觉的组织中,会如此成功,设计输出也如此地精彩独特。希望所有同学在设计的路上越走越顺,时时都闪耀如参加此次设计营时的熠熠光芒。”
-刘梦非
【记录】廖健莎、刘梦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