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eNSin国际可持续设计项目第二次中国先导课程于2018年1月17日至2018年1月26日在威廉希尔williamhill成功举办。课程由LeNSin项目中方协调人,威廉希尔williamhill张军副教授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刘新教授联合主持;代表欧盟项目方的客座教授为来自芬兰阿尔托大学的Cindy Kohtala教授与Tatu Marttila研究员,课程观察员为来自巴西巴拉那联邦大学UFPR的Aguinaldo dos Santos教授和巴西伯南布哥联邦大学UFPE的Leonardo Castillo教授;同时还有来自香港理工大学的Benny Leong教授、台湾实践大学设计学院经理丑宛茹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姜可教授和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钱晓波副教授等10多位国内设计院校的合作伙伴参与本次授课和指导;73名来自设计、工程、商业和建筑专业的国内外同学参与了此次为期10天的密集课程,其中包括10位香港理工大学ID&BM(国际设计商业管理)硕士班同学和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30多位国内其他设计院校的同学;同时长沙华曙高科和惠农网等企业代表也对课程给予了大力支持。
LeNSin可持续设计国际学习网络项目(the International Learning Network of networks on Sustainability)由米兰理工大学发起,欧盟委员会(ERASMUS+高等教育能力建设项目)支持。LeNSin项目的主题为“可持续的产品服务系统设计”和“分布式经济”,即通过对现有设计教育方式的变革,增强“可持续设计”的教育及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为下一代的“分布式经济”服务,并与社会各界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威廉希尔williamhill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同时作为中方合作伙伴参与该国际合作项目并先后主持两次国际合作课程,另有7所中国设计院校参与到该项目中。
课程采用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讲授部分包括了可持续发展与设计的角色、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的工具与方法、分布式经济的理论与实践、分布式制造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等。本次课程以“可持续的本地食品网络”为主要设计主题,从本地食品和地域文化、可持续农业和关注弱势群体等角度入手探讨可持续的产品服务及创新商业模式在食品网络中的应用。在华曙高科和惠农网等社会企业的支持下,同学们着手开展为低收入地区、典型农产品从业者提供产品服务系统解决方案,最终采用可持续性准则对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价。该主题促使同学们面对中国语境的食品及地方经济问题,并使用课程提供的方法与工具,进行严谨的设计研究、创意生成与可持续评估。

课程在威廉希尔williamhill启动

参与课程的教授与同学合影
课程讲授:

刚刚在威廉希尔williamhill参加完designBRICS金砖设计会议的前世界设计组织主席Mugendi教授为课程致辞

张军老师和刘新老师介绍课程安排和LeNS中国

芬兰阿尔托大学的Cindy Kohtala教授与Tatu Marttila教授,巴西巴拉那联邦大学UFPR的Aguinaldo dos Santos教授和巴西伯南布哥联邦大学UFPE的Leonardo Castillo教授在课程中详细介绍了LeNSin项目、可持续产品服务系统、分布式经济、分布式制造与可持续等基本知识及大量案例。

香港理工大学的Benny Leong教授、台湾实践大学设计学院经理丑宛茹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姜可教授、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钱晓波副教授、武汉理工大学韩少华博士、广东工业大学张立副教授、威廉希尔williamhill傅荣副教授以及华曙高科的陈勃生常务副总等课程嘉宾在课程中分享了丰富的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社会创新设计、商业模式工具、绿色制造和3D打印等主题的相关实践。
现场参观:

老师同学们参观华曙高科,体验湖南湘绣技艺
课程实践:
参与课程的73名同学被分成了14个跨专业和跨院校小组,经过三天的课程讲授与一天的当地文化考察后,同学们进入了充满挑战的设计实践阶段。从第6天起的每天早上,教师组向同学们介绍当天的工作重点以及设计中需要用到的方法与工具;小组成员则依照进度安排,逐一学习使用各种分析工具,剖析设计案例,理解相关知识,激发设计灵感与创造力。同时,本次课程要求每个小组用最简洁的电梯游说(Elevator Pitch)方式进行课题研究和设计目标的陈述,训练同学们的总结和表达能力;整个教学过程除了热烈的讨论、争辩、分歧与妥协,更多的是小组成员的紧密分工合作。教师组国际和国内老师则不断巡回辅导,答疑解惑,并参与各组的创意讨论。

小组研讨、设计研究工具使用、教师团队辅导以及阶段汇报
经过10天紧张学习、研究和创作,同学们带来了令人振奋的设计成果。14个小组针对中国及湖南本土的食品及农产品问题,提出了兼具创造性与实用性的“产品服务系统”设计方案。设计内容包括了为乡村留守儿童、返乡农民工、水果种植者等人群,以及农产品聚合营销、本土美食传承、中药种植与养生平台等解决方案。每个小组的设计方案都有机的融入了分布式生产(DP)与分布式制造(DM)的理念,较好地探索了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
课程最后一天,适逢长沙迎来10年来首场大雪。同学的设计作品成果展览在威廉希尔williamhill双创中心展厅举行,何人可经理亲临现场致辞并与老师同学们一起观摩展览。14组同学还面对教授团队进行了最终陈述汇报,参与课程的同学获得了由欧盟LeNSin国际可持续设计项目颁发的证书。


小组成果:

Group1: medIFOOD-chinese yam
胡茜雯 郭骏骁 辛杭 杨政匡 江子馨

Group2: CITRUS LAND
时吉星 周楚瑶 黎湛峰 谭燕婷 骆园 刘咏诗

Group3: Return Home
颜冉 吴雨霖 朱珮慈 梁嘉惠 潘懿

Group4: SWEET SOPT
邓莹玥 Ha, Jooyeon 张一帆 王瑶 刘春海 黄小照

Group5: 拾辣记
何骏淞 蔡元桢 Luthra Meher Jayant 谢屿 姜启汉 戴宁一

Group6: SLOTH
闫海伟 林晓扬 曹钰净 黄孙杰 卢钰洁

Group7: “Eco-Space”S.PSS Design
吴凡 程业帅 LUK Winona 程巧玲 朱碧玉 杨友皓

Group8: New Snackiem
王明洋 董泽辉 Khurana Shubhit 李南萱 李娟

Group9: Help the left-behind elderly to live a better life
顾盛锋 刘逸纯 邓聪 王韵芝 李雅茹

Group10: purely preserved
郝朗 白斐然 何田田 傅婧仪 周怡雯 王松

Group11: Dong Tribal Tea Experience Shop
宋一鸣 李顽强 刘梦瑶 韦令诗 王诏

Group12: Box Diet
陈昱志 周洁 林姿君 田启俊 倪然

Group13: Box Diet
王宇奇 刘茜雅 何东旭 牟炳双 李明慧

Group14: The Cactus Club
高若琳 卢孟明 范文雯 李婉钰 周才致